
事实上,早前印度洋海啸侵袭西马海岸的那一天,也是「我国无地震」神话正式过期的时候。此后,马来半岛出现了地震源。大地板块的边缘,因著长期的碰撞,使得这地带形成更多的断层(fault)。断层的发现与归类,是局限於人类的知识、仪器与技术。有不少地区的断层,是在更精准的仪器和测量方式面世后才逐一发现。
一些断层带很多年都没有任何移动跡象,就被地质学家们列为不活跃类型。然而,由於板块是不断的移动、变动,沉寂万年的断层带总有可能因著其他板块的碰撞而「甦醒」。
回到2004年大海啸。那场灾难之后几年,印尼又遭受两场大地震的蹂躪。就在这时候,马来半岛出现了震源。
【西马多区断层已活跃】
根据美国地质勘测局(USGS)数据显示,大马在20年来共发生7次5级以上地震,其中2015年6月的沙巴地兰瑙震,是大马自1976年以來震度最強的地震,高达6级,造成神山上16人死亡和2人失踪。
除此以外,2007年9月12日,苏门答腊南部发生一连串强烈地震,第一场强达Mw 8.5级。11月30日至2008年5月25日,彭亨州武吉丁宜就发生了19次地震,强度是在ML 1.4和3.8级之间,震央都在武吉丁宜断层带。
2009年9月30日,苏门答腊南部发生地震,武吉丁宜也在10月8日至12月4日之间发生了7次轻微地震。同一年,而连突和曼绒也发生了一次地震,瓜拉庇劳则多达4次。这些事件意味著,武吉丁宜断层、乐巴断层、吉隆坡断层、以及芙蓉断层带,已经开始再次处於活跃状態。
完整文:星洲网
Filled Under :
*本网站有权删除任何具有性别歧视、人身攻击、庸俗、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。